从长期来看,尽管全球正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但由于技术、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不可或缺。
当前技术条件下,部分行业特别是航空业、重工业以及化工产品对石油的依赖仍难以被迅速取代。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将继续驱动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延长对石油的需求周期。
石油和天然气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继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专家预测,即使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对石油的需求也可能会持续到至少2050年左右。
影响石油长期需求的因素包括:
能源转型速度:全球范围内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正在推进,但进度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新兴市场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扩张可能导致能源需求增加。
技术进步:电动汽车和能源存储技术的采用和发展将显著影响未来石油需求。
政策与气候变化承诺: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政策决策对石油消费将产生重要影响。
石油的非燃料用途:石油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角色,例如在塑料制造、药品生产和其他产品中广泛应用,这些需求预计将持续更长时间。
尽管能源结构逐步多元化,但石油在特定领域,如化工产品、航空燃料和重工业应用中的某些用途仍难以被替代,因此对石油的需求可能在这些领域持续更久。此外,各国的能源转型进程将根据其现有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
https://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到2050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2018年增长近50%,从2018年的600千万亿英热单位(Btu)增加到约900千万亿Btu。这一增长主要由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推动,预计这些国家在此期间的能源消耗将增长70%,而OECD国家仅增长15%。
石油将在这一能源格局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主要预测机构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约103-106百万桶/天,高于疫情前约100百万桶/天的水平。欧佩克(OPEC)的预测更为乐观,预计到2030年需求将达到108.6百万桶/天,主要由新兴市场的交通和石化行业驱动。
到2050年,亚洲将占全球能源消耗的近45%,其中中国和印度将占世界能源使用量的约28%。工业能源消耗预计将增长30%,到2050年达到315千万亿Btu,而交通能源需求预计将增长40%至175千万亿Btu。
尽管能源转型正在加速,发达经济体的电动汽车普及率不断提高,但发展中地区整体交通、航空和航运的增长预计将超过这些效率提升带来的影响。这种持续的需求增长凸显了石油在未来几十年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持续重要性,即使世界越来越多地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方案。
资料来源:EIA, IEA, OPEC
https://www.tradingview.com/symbols/NYME